“祖宗骑射开基,武备不可驰。用人行政务敬以承天,虚公裁断。”这是孝庄对孙儿康熙的谆谆教导长宏网配资,望他成为能文能武之人,怀有公正之心。孝庄将传统的教育方法与西方的先进文化相结合,煞费苦心培养康熙治国理政能力,康熙也不负所望,成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发奋图强的帝王。
关于孝庄文皇后的影视和文学作品层出不穷,荧屏上塑造的孝庄形象和演绎的爱情故事让很多观众记忆犹新,而实际上人们对这位清朝女政治家的了解确是少之又少。孝庄本名布木布泰,明万历四十一年(公元1613年)出生于钟灵毓秀的科尔沁大草原,她的哥哥是蒙古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。成长于亲王之家,孝庄受到的教育胜过普通人家的孩子,她蒙文汉文兼通,为之后的成功埋下一定铺垫。
后金天命十年二月,年仅十三岁的布木布泰被哥哥送至当时清朝的首都盛京,即辽宁沈阳。小小年纪的她随即成为皇太极的侧福晋,她的姑姑哲哲为大福晋,姑侄二人共同侍奉同一个丈夫,而与蒙古科尔沁部落亲王之家联姻是皇太极为拉拢他们使用的手段。
展开剩余78%努尔哈赤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,眼看父亲奄奄一息,儿子们纷纷密谋夺权。皇太极善用计谋拉拢其他人,在努尔哈赤不治身亡后他顺理成章被众人推选,成功继承大汗之位,成为清朝的第二任君主,也是真正建设清王朝政权的第一人。随后布木布泰受封为西侧妃,后宫的地位仅次于自己的姑姑大妃。
皇太极入主中原之后,改国号为崇德,封布木布泰为庄妃,那时的后宫几乎是蒙古族女子一家独大,仅布木布泰家就三位。虽然布木布泰已贵为五宫妃子之一,却不太得皇太极宠爱。即便不受宠,也不影响布木布泰对于治理国家有自己独到的想法,她积极为皇太极排忧解难。久而久之,皇太极认为她处事低调,韬光养晦长宏网配资,性格不张扬,对她的态度逐渐改观。
皇太极采纳布木布泰的建议,致力于缓和满汉矛盾,调节民族之间剑拔弩张的关系;效仿明朝的制度,对中央机构进行改革;任用汉人的有识之士,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,这些政策为政权的巩固创造条件。布木布泰前期接连为皇太极诞下三位公主,崇德三年,为皇太极生下第九个儿子, 应“福从天降临”之意,名为福临。
公元1643年,皇太极驾崩,万人之上的皇帝之位势必会引起纷争。以皇长子和十四亲王多尔衮为首的两股势力争斗得尤为明显,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,年仅六岁的福临最终继承皇位。福临不是长子,年龄尚小,能够继承皇位的原因不得不指向其母庄妃。皇太极驾崩之后,庄妃按照满族兄长去世要嫁给弟弟为妻的习俗,嫁给多尔衮。
多尔衮手握政权,福临年纪小也构不成威胁,和庄妃成婚之后,没有将皇位取而代之,成为摄政王以辅佐皇帝。多尔衮权倾朝野,自然有野心,为保护幼帝王,庄妃与多尔衮周旋,委曲求全,未让多尔衮的计谋得逞,不得不说,身为一名后宫女子,庄妃的智慧无人能及。
福临继位后,改国号顺治,庄妃成为皇太后,逐渐走上政治舞台,通过她的出谋划策,政权也慢慢转移到皇帝手中。为稳定政权,赢得满朝文武百官的归顺,孝庄皇太后引导顺治有所作为,封赏有功之臣,平反冤案,任用有勇有谋的人,这些行为,使得顺治帝得到更多的拥护。
顺治十八年,皇帝因病卧床不起,之后驾崩。才八岁的玄烨继位,玄烨便是康熙帝,孝庄皇太后也因此被尊为太皇太后。培养过顺治帝的太皇太后德高望重,她再次接过培育康熙帝的重任,她在幕后为康熙提建议,智取鳌拜、平吴三桂之乱,稳定大局。康熙帝对太皇太后十分尊敬,朝中大事都请她先过目之后决定如何做,康熙帝认为若没有太皇太后,便没有他的成功。
太皇太后一生为清朝忙碌,为国家建设作出巨大贡献。后人都会好奇,这位蒙古族的大清国母、迷倒两个皇帝的孝庄究竟长什么样?样貌复原后,专家:难以置信。专家们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,还原孝庄的样貌,端庄大方的长相和少数民族特色的面貌让人惊艳。一位天生丽质的女人,拥有智慧的头脑和敏锐的判断,辅佐皇帝开创盛世,人们记得她不仅是太皇太后,更是杰出的女政治家。
女子无才便是德,这是封建社会对于女性的歧视,随着社会的发展,时代的进步,男女平等是社会倡导的主题。我们生于民主和谐的社会,有才与有德的早已是共存的关系,德才兼备是共同追寻的目标。学海无涯,我们要不断汲取知识,丰富人生,成就自己。
参考资料:
《孝庄秘史》长宏网配资
发布于:天津市益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